99年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畫 - 心得

進修學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進修課程:Democracy as Alternatives in Developing World
          American Studie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摘要:


在美停留的兩個月期間我在UC Berkeley修了兩門課,深刻體會了美國文化和國際頂尖大學的校園生活。之後的實習也讓我了解平日的外交事務。以下我將著重在「研習目的」、「學術進修」、「駐點實習」、「生活體驗」


研習目的:

我會得知此計畫乃因經過行政院青輔會的告知,並通過甄選由其推薦。我目前就讀清華大學外語系四年級,雖非「國際關係」或「外交」學系群的相關科系,但我對這領域仍極有興趣。又2009年我參與並帶領學校「國際志工中心」所主辦的「清華大學迦納國際志工」團隊,從通過徵選到出發歷時八個月的準備,包括聯絡在當地合作的NGO、撰寫企劃書、準備企劃之內容、向企業和政府機構募款,等等。

總括整個企劃從籌備到完成回饋事項(如去贊助企業簡報、接受媒體採訪),共歷時一年。而這一年的投入不但讓我熟悉企劃書的撰寫和計畫案簡報,我也因長期與NGO聯絡,深刻地拓展我的國際視野(該基金會—oneVillage Foundation在美國、肯亞、迦納都有據點,而我們常與美國與迦納的顧問進行行程安排、企劃內容等溝通)。而到了迦納,我看到當地貧富差距懸殊、基礎公共設施不足、城鄉差距大等問題,也遇到許多來自各國的NGO工作者、志工和大學實習生與研究生等。

在某一方面,或許因為過去殖民背景的緣故(迦納曾為英國殖民地,2009年又因美國總統伉儷拜訪而再度與歐美關係密切),迦納的國際化程度以及其在國際的重要地位可能更勝於台灣。這種體會相當震撼,若非親自在迦納待過一個月絕對無法相信。也因為如此,我反思台灣—我國在各方面絕對不輸迦納,甚至是遙遙領先這個所謂的「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但是為什麼我國的國際能見度、國際化程度卻與之不分軒輊?難道我國要因為政治上的現實面而落於國際社會之外嗎?因此,要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透過外交途徑—尤其是以軟實力—讓台灣走出去。讓台灣國際能見度大幅提升,以增加我國國民自信心和國際視野。就是這種希望和夢想讓我想從事外交領事人員的工作,而非本科系的我也希望透過這次活動除了能夠了解外交領事事務和國際關係相關領域之外,也能藉由暑期修課了解和體驗美國一流大學的學術環境、校園風氣和大學生活,並藉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來開拓視野、認識來自全世界的學生。




研習過程:

從7/6到8/12為期六個禮拜,我在UC Berkeley修習之兩門課程分別為

一、政治科學(Political Science)系的「民主政治在發展中國家的演變(Democracy as Alternatives in Developing World)」
二、College Writing Program的「美國文化研究:媒體與溝通(American Studie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學術進修:

第一門課為該科系之大三必修科目,課業相當繁重。教授教課方法為純講課,不用投影片和書面大綱,鮮少板書,通常會留最後半小時給學生提問或提出意見和想法。整個課堂上約有140位學生,幾乎都是Berkeley在學學生。除了每週一到四下午三個小時的課外,禮拜五還需參與由助教帶領的討論課,並在課堂中小考。成績計算方式依據期中與期末考、每週小考的成績,還有出席率和課堂參與度。教授為Steven Fish,專攻俄國、蘇聯的政治發展和變遷,甚至在修課期間出差至柏林參與喬治亞共和國的修憲會議。即使如此,課堂上仍是著重在老師講課、課前預習,以及閱讀課程材料;內容也不只著重在前蘇聯國家,而是包括南韓、印尼、菲律賓、印度、迦納、馬利等近年來才脫離威權統治、軍人干政與政變,逐步邁向自由民主的「發展中國家」。

此外,課程也涵蓋到性別、族群,和階級平等經濟與社會發展等議題,內容又廣又深且常牽涉到該國的歷史與地理背景,因此每週需完成的閱讀量相當驚人。又因每週五的小考內容是根據閱讀材料而出,老師上課也會提及相關內容,若沒充分準備上課常會一知半解,小考分數也會不甚討喜。所以我在Berkeley的日子常常以宿舍的圖書館為家,和韓國室友和日本、摩納哥朋友們一起讀書讀到半夜一、兩點是家常便飯。我們甚至笑稱「平常在自己的學校讀書也沒這麼用功」。

學生宿舍I-House設施完善,提供長期或短期住宿師生一個學術環境濃厚、被國際交流氣氛環繞的學習環境。此圖即攝於I-House內部的圖書館,該圖書館只限住宿師生進入使用。厚實的木椅背、柔軟的坐墊、吸音效果極佳的地毯,還有舒服溫暖的沙發都是每個愛書人夢寐以求的書房、學生最享受的讀書空間。

第二門課雖然名稱聽起來非常專業,但我是在課程開始前幾天才得知其實它就是Berkeley開設給英語非母語的學生之暑假短期語言課程。跟第一堂課比起來,這堂課輕鬆許多,同學幾乎來自中國大陸,只有約五位來自台灣,三位分別來自緬甸、泰國和義大利。因同學幾乎來自東亞,大家明顯地害羞和拘謹外,老師也會刻意放慢說話速度、咬字較清楚地講課;而從這些差異中即可看出東西方和地區間的文化差異和學習風氣的不同—台灣和義大利學生較大方和創新,而中國大陸的學生則較嚴謹和積極。


駐點實習:


因為Berkeley的課程結束地較晚,舊金山辦事處原訂的實習時間我們都無法配合,故另再安排於8/5和8/7到8/9這四天到舊金山經貿辦事處、金山灣區華僑文教中心見習。第一天的實習我們擔任「一日館長」,參與辦事處人員每週的例行會議、聆聽各個處事的長官解說業務、參訪各處事,以及拜訪位於唐人街的「中華總會館」(全美所有僑團之首)和未來的舊金山文教中心。接下來的三天行程我們都在南灣的僑教中心停留,參與並幫忙僑界的活動,也與許多熱心的僑委和僑胞見面。

在共計四天的實習裡,我們承金山灣區僑委和各界僑胞熱情接待,拜訪了舊金山經貿辦事處以及中華總會館、矽谷的各大科技產業,並參與了僑界活動如為慶祝父親節而舉辦的「北加州台灣長輩會」,還有冒險家「太平洋公主號」的座談會,等等。

透過這些實習和參訪,我了解了我國駐外館處的工作,而實際情形和我想像中差異滿大—外交事務並非像007龐德般穿著燕尾服周旋在各個酒會,也不是天天參見各國領袖使節、高官政要,更不是每天過著處理恐怖主義、台海危機的緊湊生活;以我國的情形來說,外交事務即是僑務,藉由人脈、人與人的相處連起一道緊守我國外交政策和國際舞台的樑柱。華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來自中華民國的新僑和老僑佔絕大多數。而這些僑胞歷經幾十年的海外打拼,各個在主流社會已有一席之地,或者逐漸被主流社會接納。而近年來僑胞在海外的傑出表現也備受國際社會肯定,這種打入主流社會的軟實力正是我國外交場合中極力尋求的。即使台灣在國際場合常受政治因素阻礙,而與中方的外交角力更是無時無刻進行著,但若能掌握「人脈」創造出來的「機會」和「通路」,必能替台灣的外交引出一條活水。



大會師:

經過好幾個禮拜的美國生活,8/13~8/15的華府大會師無疑是整個企劃的尾聲。經過五個小時的夜班飛機,我們舊金山組一行人來到華府文教中心參加大會師活動。大會師聚集了來自各個城市的學員,以及多家僑界和台灣媒體,駐美代表以及多位外交部、僑委會長官也蒞臨會場,聆聽我們的成果分享簡報。而各組的學員也藉此機會互相交流,了解各組在各地所進行的實習活動有何不同等—因為比較,我們知道改進;因為改進,我們才能更好。

華府大會師提供了我們西岸的學員一個拜訪美國首都華府的機會。在參加完第一天的成果會議後,第二天我們經由國會圖書館亞洲館館長帶領下,見到許多古籍真跡,並一同參訪國會山莊聽解說。此外,我們也在雙橡園外停留,但不能入內實在遺憾。

生活體驗:


在Berkeley修課期間我住在學校的宿舍—International House(I-House)宿舍生活佔了我日常生活中極大部分。該宿舍除提供給來自世界國際學生外,也有給拜訪學者、Berkeley在學學生,以及來自美國其他大學的學生。宿舍內設施完善—公共浴廁空間潔淨寬敞、圖書館古典與學術風氣濃厚、討論室與大廳設備古典和齊全、餐廳用餐環境古典莊嚴……等等。宿舍也定期舉辦各種免費活動:週三的Coffee Hour提供多種茶點讓各個「住戶」互相認識、交流;每一、兩週會有音樂會、研討會、電影分享會等活動。

在這種用心經營的環境下,住在I-House的生活就像是「活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不出門即能知天下事」,無時無刻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語言、文化、人種包圍,彼此激盪出知識花火。透過英語或法語等其他彼此共通的語言,各個人種因這個環境而聚在一起,討論課業、學術、文化和政治等議題。就算本來有的價值觀也因為這種激盪而變的多元、因為看的多所以開放,且因為討論的多而開明。

舊金山灣區(Bay Area)夏季氣候涼爽宜人,而鄰近海邊的Berkeley也在洋流影響下,氣候比台灣涼爽、乾燥許多。天氣晴朗時,天空湛藍;有時起霧也有另一番風貌。置身優美的UC Berkeley校園裡,不管是讀書求學問也好,還是運動健身,都是十分享受的一件事。

在這裡的校園生活中,我深刻體會到對知識應有的「尊重」和「平等」—求學問是因為「求知」而非「求職」;對待各個領域的知識一視同仁,並不依照冷、熱門程度分配資源。這種開放多元,卻不失學術風氣的學習環境是我在台灣所未見的—也是台灣高等教育中所缺乏的。若台灣的知名學府也能達成這目標,前進全球百大知名學府並不是夢。


整體研習心得:


台灣是個島國,而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過程。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沒有優勢的國際政治地位,位於大陸邊陲的我們只有靠「走出去」才能讓世界「走進來」。在美國遇到很多來自地理情況與我國相近的「小國」如荷蘭、摩納哥,和黎巴嫩的學生,其用從容但開放的態度面對這個事實是值得學習的。即使國家不大、人民不多、市場不大、被「大國」環繞,但只要用開放但理智的態度來面對外在變遷,並積極地向外開拓視野,順著全球化的潮流培養國際視野、成為「國際人」,小國也能趁勝追擊。此計畫就是培養國際人才很好的方法,政府有這種開放的態度面對外在變遷,台灣的環境才能免於一攤死水。


建議事項:

針對今年度的計畫有以下三點可改進:
  • 錄取名單可早點公佈—旅程早規劃、機票早下訂可降低交通費支出。 
  • 各駐點實習內容可統一—因實習內容依各駐外單位業務與人手多寡而定,各組的實習和參訪內容會因此有所差異。為保見習效率和提升實習效果,不妨考慮統一規定幾項必達事項(如參訪眾議員和議會、拜會市鎮長,等等)。我們舊金山組就因為駐外長官臨時有急事無法在美,再加上金山灣區為全美數一數二繁忙的華阜,外館無法即時詳細規劃活動和行程,造成我們實習內容比其他各組遜色許多。
  • 華府大會師—華府大會師緊鄰學校的期末考,要準備考試、即時搬出宿舍(租屋處)、打包等瑣碎事情全都擠在一起。若能將華府大會師的時間移後幾天必能提高成效,駐外單位也有較多時間更嚴謹地安排大會師行程與時間表。

此外,對西岸的學員來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準時抵達華府勢必要搭夜班飛機,而經過整夜的夜班飛機抵達機場時,卻發現仍須等四、五個小時才會有人員前來接機。到達會場後又發現活動是下午三點才開始,然而早到的學員無法回飯店休息只能在會場等候—這中間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甚至,西岸的學員大可不必搭夜班飛機趕著準時到達華府,因為活動是下午三點才開始。若一開始主辦單位方面能夠提供更多資訊、時間表抓的更緊更完善,大可避免眾多西岸學員的無意義等待。

又,華府大會師的實際效益並不大,感覺起來只是一場形式性的會議。若大會師的意義只在於讓長官和媒體聚在一起聽冗長的簡報,那是否可考慮改變大會師的形式呢?雖然主辦單位與駐外館處非常地熱心安排了眾多行程讓所有的學員在華府觀光,但觀光是大會師的主要目的嗎?我這提問並非否定觀光的價值,而是想了解大會師的真正目的。若大會師只是提供個場合和機會聽心得分享、觀光,那花大筆經費只因補助這趟的機票支出、食宿與交通安排,值得嗎?若能更詳細地錢盡其用,發揮其最大價值,更詳細地規劃行程,這趟華府大會師之旅必能更趨完善。

0 個腳印:

"Nature is but an image or imitation of wisdom, the last thing of the soul."

"Nature is but an image or imitation of wisdom, the last thing of the soul."
-- Plotinus